《传媒观察》“中国互联网30年”专栏征稿

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播已深度融入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和社会中。从技术、社会、科学、政治和经济等角度理解互联网发展演变所涉及的创新与变化,促使互联网历史成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研究领域。 诞生于1969年的互联网,进入了历史性转折阶段。若干重要的论文集、杂志特刊、学术论文和专著相继出版,标志着互联网历史学科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日益增加的数字资源、互联网史网站和数据库也同样标志着互联网历史研究领域的进步。但总体而言,除了喧嚣一时的互联网产业史和商业史之外,真正系统、全面、深入的互联网技术史、思想史、社会变革史和全球史研究,依然处于相对荒芜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互联网当下境况和未来趋势的理解与研判。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开始逐渐出现在互联网领域。1987年,来自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由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发出,这一里程碑事件充分彰显了以平等、开放、协作、共享为核心的互联网精神。1994 年,一条 64K 国际专线接入中国,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随后,中国互联网陆续走过了1990年代的Web1.0、2000年代的Web2.0、2010年代的移动互联和2020年代的智能物联等历史阶段。 3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弱联结到强联结的过程,正在成为一个引领全球十亿人同时在线、以数据驱动的超联结社会。经过30年发展,中国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也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科技格局和全球发展版图,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 基于此,《传媒观察》特别推出“中国互联网30年”研究专栏。栏目发布中国互联网历史的研究成果,分享互联网历史的研究心得,旨在推进互联网史研究的深化和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欢迎各个学科领域的互联网历史研究者以及社会各界有志于研究互联网历史的人士踊跃投稿!
稿件要求 投稿时,文题注明“中国互联网30年”字样。 论文篇幅8000字以上,请参照目前学术期刊的规范格式提供,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15,采用顺序编码制。请勿一稿多投。 投稿方式 《传媒观察》唯一投稿网址: 其他事项 本刊将择优发表,稿酬从优。 投稿咨询电话:025-58680906。
《传媒观察》编辑部 2022年11月
投稿赚钱: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 投稿客 查看更多征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