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文启事 > 正文内容

“我与现代化”征稿启事

萧十1狼1年前 (2023-02-20)征文启事520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 AI飞升笔记 ,获取AI写作助手工具,提高生产力。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时事报告》开设“我与现代化”栏目,并向广大读者征稿,讲讲现代化建设中的变化、经历、感受与体会,力求文风朴实、生动鲜活、以小见大。欢迎踊跃投稿。

文章篇幅2500 字左右,配 2 张图片。

投稿邮箱:ssbgzw@126.com

联系电话:(010)67036883


《时事报告》第2期刊登了阿克鸠射讲述大凉山人民脱贫奔小康,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生动实践。

 -



见证大凉山乡村巨变

 

翻天覆地巨变路,彝家新歌唱幸福。


蓝天白云下,又是一年丰收季,金黄色的苦荞重重叠叠在山坡上绵延,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这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镇的一个小村庄,也是伟大祖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1979年冬天,我出生在昭觉四开镇海拔3111米高的鸠里德山下的一个彝家山寨里。儿时的故乡远离一切现代文明,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村里人经常做的就是烧山垦荒。赤着脚丫翻山、过河、穿森林,走两个多小时去只有两名老师的乃拖村小学上学,这几乎构成了我整个童年世界。那时,“现代化”离我们很遥远。


1999年7月,我参加工作当上了乡村教师,后来转行做新闻工作和政协工作。近年来,我有幸见证了故乡大凉山和昭觉县的历史巨变,这样的巨变在昭觉县的悬崖村尤为明显。曾经很多年里,悬崖村的村民主要是靠藤梯来维系和外界的联系。


2016年,在凉山州和昭觉县拨款支持下,悬崖村开始将藤梯改造为钢梯,出行条件大大改善。2020年5月,悬崖村又传出好消息——村里122户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来自全县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群众,陆续从大山深处搬出来,开始了在城里的新生活。


安置点里,一幢幢五六层高的楼房错落有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社区广场上,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坐在台阶上晒太阳,还有绣娘坐在小板凳上刺绣。家家户户都宽敞明亮,家电设施齐备。说到搬迁后的好处,村民拉博细细道来 :“新家水电气齐全,一年四季能洗澡。附近有工厂可以去做工,收入增加了。最重要的是安置点旁边就有学校,孩子上下学再也不用走山路了。”




我的老朋友帕查有格曾多年担任悬崖村第一书记,对村里的事如数家珍。他说,这些年,下山进城后,因为距离较远,有的村民把地租了出去,有的村民选择留在山上发展脐橙、油橄榄等产业,也有发展养鸡、养羊等养殖业的,有的还经营起了旅游业。


为了把群众的心安下来,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社区还组织开展了职业培训,包括电工、焊工、烹饪、家政、彝绣等多方面技能。社区帮着接订单,很多彝族妇女都有刺绣功底,经过培训,她们做的彝绣销售出去后都能贴补家用。


变化不仅发生在安置点,全县境内其他村子里寨子里也在变。原来我上学的那条泥泞小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公路上车水马龙;原来的土墙屋变成了水泥砖房或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干净舒适;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闭路电视、无线电视、移动电视、无线网络、太阳能路灯、摩托车、各种汽车都进了村入了户……



脱贫攻坚这几年,昭觉实现了三个“根本性提升”:脱贫群众从基本温饱到吃穿不愁,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219元增加到2020年的8862元,增长了近3倍,群众生活水平实现了根本性提升;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实现全覆盖,乡、村、组三级“通路”“通车”实现全覆盖,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4G 网络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根本性提升;入学难、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前学普”行动在基层得到全面推广,民生保障能力实现了根本性提升。


数字最能看出变化 :2018年,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430元、9129元 ;2021年,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176.46元、12508.82元。收入大幅增加的背后,是拔节成长的城市,是人民越过越好的日子。


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有了更多好去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昭觉各族群众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两届彝族服饰文化节、连续三届谷克德彝族传统火把节、全国文联来昭觉慰问演出等系列文艺活动、“总书记,我们彝家脱贫了”——2020中国彝历新年文艺晚会、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庆祝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慰问演出等活动,为昭觉县的父老乡亲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伴随城乡一体化的脚步,昭觉全面告别落后的面貌。过去,贫困是昭觉的标签,现在,家家小康,保障全面,生活变得更新、更美、更亮、更快。到昭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旅游成了新期待。昭觉正在加快打造“全国彝族文化之城”,让这里成为一座“来之者一见倾心,未至者心向往之”的文旅之城。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从群山阻隔到连通四方,从封闭隔阂到现代文明,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昭觉人民正阔步走在现代化之路上。


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前进,大凉山各族人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作者阿克鸠射为四川省昭觉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时事报告


投稿赚钱: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 AI飞升笔记 获取AI写作助手工具

本文链接:https://zwqs.org/post/1326.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